HOME> 伊涅斯塔世界杯> 文化永济 || 舜文化探源(二十七)

文化永济 || 舜文化探源(二十七)

2025-05-12 05:03:02

从舜的国号、帝号都证明,舜是有虞氏后人。舜即位后,国号有虞。《史记·五帝本纪》说:“自黄帝至舜、禹,皆同姓而异其国号,以章明德。故黄帝为有熊,帝颛顼为高阳,帝喾为高辛,帝尧为陶唐,帝舜为有虞。”

舜帝姓姚,名重华,帝号虞舜。这一帝号,反映出舜帝属地和声望的一个侧面。《尚书正义》说:“舜为生号。”《史记·集 解》说,舜为仁圣盛明之意。由此可见,舜之号,并非是舜的父母所与,也不是本人所取,而是世人对舜的一种尊称,即为谥号。其实,舜青年时期就显示出非凡的才干。《史记·五帝本纪》说:“年二十以孝闻,三十而尧举之。” 这说明舜在部落之中的确是一位相当杰出的领袖人物。

而虞则是指舜的生活之地,舜生活在有虞氏部落,有虞氏部落占居的地方,便称虞地。虞地就在晋南的古蒲州一带,这是一个很早时期,很遥远年代的地名。当尧帝的时候,要考验舜的才能,于是,先封舜为虞侯。《论语注疏正义》说:“舜居虞地,以虞为氏,尧封之虞为诸 侯。及王天下,遂为天子之号,故从微至著,常称虞氏”。《尧典》记载,尧 在七十岁的时候,寻求能接替他帝位的接班人,四岳荐“有鳏在下,曰虞舜”。《史记·五帝本纪·注 》说:“王肃云,虞,地名。皇甫谧云,尧以二女妻舜,封之于虞。今河东大阳山西虞地是也。”河东大阳山西 的虞地,有人以为是平陆县的古虞国,为周所灭。按《史记》记载,“舜 居妫汭,尧妻之二女于妫汭,如妇礼”,《尧典》“厘降二女于 妫汭,嫔于虞”,则 舜的封地不应是平陆古虞国,而应当是有虞氏的故地蒲,在中条山西端,后称虞乡。今山西省永济一带。皇甫谧说:“妫水在河东虞乡县历山西。”若舜 所居住的虞地为古虞国,则“厘降二女于 妫汭”,妫汭 应在平陆,而不应在虞乡(今永济一带),但平陆古虞国自古无妫汭的说法,各种史籍上所说的妫汭之水,在永济古蒲州城南的雷首山(即历山)一带。《路史》说:虞乡为尧厘降二女的地方。《古今姓氏书辩正》说,大阳虞国,为夏所封帝舜之后国,妫汭在虞乡;《尚书正义》说:“虞与 妫汭为一地”,虞乡之地即古舜之虞地; 也就是有虞氏生活和活动的地方。依此可见,虞所指的地方,是在古蒲地,为舜建都的地方,是最早尧帝封舜为诸侯的地方。后来人们称这里为虞乡。

三、舜祖世系

舜的祖系,有两种不同的说法:

第一种说法:司马迁在《史记》中认为:

“虞舜者,名曰重华。重华父曰瞽叟,瞽叟父曰蟜牛,蟜牛父曰句望,句望父曰敬康。敬康父曰穷蝉,穷蝉父曰帝颛顼,颛顼父曰昌意:以至舜七世矣。自穷蝉以至帝舜,皆微为庶人。”

《史记》中记载,黄帝死后,其孙颛顼立为帝,黄帝共有二十五个儿子。《史记·索隐》案说,黄帝前四个妃子,元妃西陵氏,叫 嫘祖,生昌意;次妃方雷氏,叫女节,生青阳;次妃彤鱼氏女,生夷鼓,一名苍林;次妃嫫母,班在三人之下。所以说,颛顼系黄帝与元妃西陵氏所传之孙,是昌意的儿子。《华阳国志》及《十三州记》说:“黄帝为子昌意娶蜀山氏,帝颛顼高阳氏,黄帝之孙,昌意之子,母曰昌仆,亦谓之女枢。”颛顼的母亲是昌仆。《史记·五帝本纪》说,“帝颛顼生子穷蝉。” 按照这一说法,则舜帝应为炎黄族人,而非东夷族人。于是,就出现另一种说法,否定舜帝是帝颛顼之后。

第二种说法:

汉刘耽的《吕梁碑》记载:“ 舜祖幕,幕生穷蝉,穷蝉生敬康,敬康生蟜牛,蟜牛生瞽叟,瞽叟生舜帝。”这一说法中,穷蝉的父亲是幕,而不是颛顼。两种说法使人们对舜在部族认定上形成分歧。因为 黄帝传下来归炎黄族,而太昊帝传下来的为东夷族,这是中华民族的两大支族。按前一种世系,舜就属于黄帝的炎黄族,而后一个世系则是东夷族。但从一些史料中看,在古代的两族,也不一定是严格区分的。《国语·鲁语上》说:“幕能帅颛顼者也,有虞氏报焉。”幕就是虞幕,虞幕是有虞氏的始祖。虞幕与黄帝是同时代的人,虞幕即夷牟, 在黄帝战蚩尤时,就在黄帝部落中为黄帝造矢,帮助黄帝作战。在涿鹿之战后,夷牟在黄帝之下担任要职。

从穷蝉之后,人们对其世系没有争论。穷蝉虽不是帝王,却是一个民族部落的首领,他在中华民族历史上的贡献是,善于建造穹庐民居,这在中华民族生息发展的历史上,也是一个开创性的事业,从此以后,百姓开始造简单的庐舍居住,而不一定要寻找山洞开凿洞穴遮避风雨。这一发明使民族部落开始克服各种恶劣自然环境而给日常生活提供了安全住所。为中华民族的部分氏族部落摆脱游牧生活向稳定的农耕社会和家庭生活转化创造了前提条件。所以说,舜的先祖穷蝉是建造穹庐民居的首创人之一。

穷蝉之子是敬康,关于敬康的事迹历史留传的不多。按照《史记》里的说法,敬康的儿子是句望,在记载中又称句芒,他是舜帝的曾祖父。句芒的古代朝内,是一个辅佐帝王管理林木的官。当时,他的部落已开始走向农耕生活,就是他对农作物的播种与收获的时节做了许多研究界定,对于指导农业生产,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有力地推动了古代原始农业朝科学种田的方面迈进。从史书上看,牟人转向狩猎生活以后,由于中原地上适于农作物生长,已经开始种植牟麦,句芒就是继承祖先的这一事业,探索如何适时地播种农作物,他把穗上带芒的作物,也就是麦类作物种植的最好时日,确定为“芒种”。以芒种为准,确定各类作物的准确播种时间。句望的这一业绩,指导中华民族农业生产几千年,人们把他奉为“芒神”,并在芒种这一天举行大祭祀。过去,人们在小麦升镰收割前举行“祭场”,就是延续对古人创造农耕技术的怀念和敬仰。句望的儿子 蟜牛,是舜帝的祖父,他在领导氏族部落期间,开始利用畜力耕田,取代刀耕火种。这是中华民族生产力水平发展史上的一次飞跃。他发明了用牛来耕种,贡献也是巨大的。后来。历代王朝,上至帝王天子,下至庶民百姓,对句望和蟜牛的农业生产中的贡献十分敬佩,把他们当作“春神”于立春之日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 祈祷两位春神,保佑当年农业有个好收成。这充分印证了当时舜帝的有虞氏部落是中国农业文明的先驱。

舜帝的父亲瞽叟,是蟜牛的儿子。对于瞽叟,各说不一,归纳起来,有以下三种看法:

其一,认为瞽叟是一个盲人。这主要是《史记·五帝本纪》中记的:“舜父瞽叟盲。”司马迁根据史料和传说,加上对瞽叟字意的理解,认为瞽叟是一个 盲人。这种传说在一些人心中留下烙印,流传很广。

其二,认为瞽叟不是盲人。孔安国传有《尚书·舜典》,他也持瞽就是没有眼睛的意思。但他却说:“舜父有目”,只是“不能分别好恶,故时人谓之瞽”。他认为舜父瞽叟是一个糊涂之人,长着眼睛却分辩不出好坏,所以,当时人们都说他是个瞎子老头。瞽叟在舜很受众人爱戴的 时候,一直加害于舜,所以,人们都十分憎恶和反感他,便讥讽他是一个瞎子老头,所以送他的谥号曰瞽叟。

其三,认为瞽叟为古代官员。《国语》说“瞽献曲,史献 书”。《国语·解》中说:“瞽,乐太师;史,太史也。”由此来看,瞽乃朝中的作曲家,史乃朝中整理各种礼法之书的太史,就象太史公司马迁一样。《吕氏春秋·古乐》中记载:“帝尧立,乃以命质为乐。质乃效山林溪之音以歌,乃以糜 牟置缶而瞽之,乃附石击石以象上帝玉磬之音,以致舞百兽。瞽叟乃拌五统弦瑟,作以为十五弦之瑟,命之曰《大章》,以祭上帝。”这记载的就是尧帝 时期瞽叟制作乐器,奏《大章》祭祀上帝的情景,证明瞽叟曾作过尧帝的乐师。还有一种说法,认为瞽叟是古代主管气象观测的职官。《左传》上说:“瞽史知天道。”瞽史是古代的官名,知道天道的演变,并不是无目之人,有书记虞氏世代都在朝中为瞽史。在《尚书·尧典》中,说“舜为瞽子”,并未在瞽 字后配叟字。黄模在《国语补韦》中说,“按《周语》先立春五日,瞽告有协风至,此云能听协风,即无违命之实也”。还说:“《尚书·尧典》言舜曰瞽子,又曰父顽,瞽以言其职,顽以言其性也。”何光岳先生在《东夷源流史》中说,以瞽作盲意,认为瞽叟是一个瞎老头,这是一个不小的误会。瞽叟乃瞽大眼睛以观天象,预报气 侯,有如今之气象台气象观测员、预报员之类,并不是人们认为的瞽就是青光眼。各种经典中对于叟解释为长老,所以瞽叟就是观察气象的长老。由此看来,舜的父亲是一个精通器乐,有演奏才华的宫廷音乐家,还是一位深知天道主管气象的官员。如春风和暖地吹来的时候,就应当展开春耕春播。有虞氏部落从句芒这一代,即由游牧转向农业生产,那么,掌握气象变化,季节农时这一类问题就开始变得相当重要。瞽叟的职位在部落中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版权声明:【我们尊重原创,部分文章推送时因种种原因未能与原作者联系上,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

竭诚欢迎广大读者、专家学者参与评论,提出意见建议,同时欢迎大家不吝赐稿,共享永济文化之香醇。

:yjslswhyjzx@163.com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按摩這「4個穴道」...從象腿變竹竿腿!多按幾次效果更好

弗拉基米尔·普京

最新发表 newmodule
友情链接 newmodu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