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人擀面条、包饺子时都要用到面醭(bú),相对于已经和好的湿面,面醭其实就是原始的干面粉。包饺子的时候,事先在放饺子的锅排上撒些面醭,饺子就会不粘锅排。
醭(bú)本来是酒、醋、酱(都是用酉所装)等表面所生的白霉,后泛指一切东西因腐败或受潮后而生的霉斑。
白居易《卧疾来早晚》诗云:“酒瓮全生醭,歌筵半委尘。” 白居易虽然祖籍太原,但生于新郑,算是河南人。他的诗平易近人,通俗易懂,清人赵翼称其诗“触景生情,因事起意,眼前景,口头语,自能沁人心脾,耐人咀嚼”。
展开全文
醭能入其诗句,说明醭很可能是当时人常说的口头语。他的另外一首《问刘十九》也很著名,其诗云:“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绿蚁”指的是酒尚未滤清时,酒面浮起的酒渣,色微绿、细如蚁,称为绿蚁,其实就是酒醭。醭初生时为白色,时间久了就变为绿色。
东西发霉生醭这一用法河南人至今仍然还在用。又因酒、醋、酱等表面所生醭的颜色与面的颜色一致,所以又用它来指面醭。
好了,今天的【豫言解密】到这里就结束了,现在知道为什么面醭没有面了吗?
更多精彩内容微信搜索:逗比河南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