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伊涅斯塔世界杯> 世界拉力锦标赛

世界拉力锦标赛

2025-05-24 01:28:52

世界拉力錦標賽可以說是所有賽車種類中最嚴苛,也最接近真實世界的賽車賽事,因為所有參賽車輛都是以市售量產車為基礎研發改裝而成,賽道則由各主辦國提供國內的公路所組成,其中包括芬蘭的冰天雪地、阿根廷的惡劣山路、西班牙的高速道路、紐西蘭的草原、非洲肯亞的原野,並在雨林泥濘、雪地、沙漠及蜿蜒山路等全球各地最具代表性險惡路段的道路中進行,全都是真實世界的道路,幾乎可以說是「只要有路的地方,WRC就能比賽」。

賽程

编辑

2025年進行的世界拉力錦標賽規劃有14站分站賽,分別在14個國家舉行,賽季由1月尾開始,直至11月完成。

WRC的比賽方式很特別,分站賽為期三天,總比賽里程會長達1500公里。由於賽道是由普通的道路組成,所以不像封閉賽車場是一路跑完的,WRC賽道通常是分布在一個地區的許多段道路組成的,賽車必須跑完一段賽道後再開往下一段賽道進行比賽,如此一天跑個幾段,連續跑三天才算跑完比賽。車手駕駛的賽車在賽段之間的道路行駛時被視為一般車輛,因此車手須遵守當地交通規則。

因為一般道路不像賽車場的跑道寬敞,再加上會有前車煙霧的影響,因此WRC比賽是採用每隔五分鐘逐一發車的比賽方式,所以不會有一般賽車場的兩車追逐鏡頭(除非有人因為賽車故障或意外而嚴重落後了),比賽是以各車完成各段比賽的時間總和論勝負。

分站賽

编辑

世界拉力锦标赛的分站賽分布于全球各不同的主辦國,路況包括沥青、砂石和冰雪等。每个赛站分为15至25個赛段,规则与一般拉力赛事相同。

2004年至2005年的赛站有摩納哥、瑞典、墨西哥、新西兰、塞浦路斯、希腊、土耳其、阿根廷、芬兰、德国、日本、英国、意大利、法国、西班牙以及澳大利亚,共16个。其中2004年的日本站和墨西哥站是歷史上第一次主辦分站賽。

2006年的赛站包括摩納哥、瑞典、澳大利亚、墨西哥、新西兰、塞浦路斯、希腊、土耳其、阿根廷、芬兰、德国、日本、意大利、法国、西班牙和英国共16站。

2009年賽站比2008年刪減了3站,只進行12個賽站比賽,分別是:愛爾蘭、挪威、塞浦路斯、葡萄牙、阿根廷、意大利、希臘、波蘭、芬蘭、澳大利亞、西班牙和英國。

2011年賽站分別是:瑞典、墨西哥、葡萄牙、約旦、意大利、阿根廷、希臘、芬蘭、德國、澳大利亞、法國、西班牙和英國。

赛车規格

编辑

为该项赛事而改装的斯柯达晶锐

参赛赛车必须为四輪驅動系統,並搭配2.0公升渦輪增壓引擎,自2011年起,國際汽車聯盟開始實施世界拉力錦標賽的新賽例,規定參賽車輛將全面改用符合FIA Super2000規範的四輪驅動系統,此外引擎改为符合節能環保趨勢的1.6公升渦輪增壓引擎,最大馬力輸出被限制在300匹,最低車重為1,200公斤,并且禁止了撥片換檔。與一級方程式賽車不同的是,WRC的參賽車型必需為市售量產車[1]。

參賽車隊

编辑

共有20個車廠曾經獲得世界拉力錦標賽的車隊冠軍頭銜,另外又有10個車廠登上過領獎台。

曾經于1998年世界拉力錦標賽登頂過車隊世界冠軍的三菱車隊於2005宣布無限期退賽,而曾經連續3屆登頂過車隊世界冠軍的速霸陸車隊也因全球金融危機,於2008年宣布暫時退出該賽事。

一支世界拉力車隊通常會包括40個組員在分站賽期間工作,另有60至100名成員留守在車隊基地。

參賽車手

编辑

由於賽程相當遠且複雜,因此WRC賽車是由兩人搭檔駕駛,正駕駛為車手,副駕駛為領航員(英语:co-driver)。領航員會依據先前紀錄的路書向車手提示彎道、路況等比賽資訊,而車手則依領航員的指示以最快且安全的速度將車子帶向終點。

跟一般一位車手駕駛一台賽車相比,WRC賽車除了考驗車手與領航員的專業技術外,更考驗着兩人的合作默契。

積分規則

编辑

世界拉力錦標賽的積分系統分為兩種:車手積分與車隊積分,兩種積分的計算方式不同:

車手積分:總成績前十名可獲得積分。另外有星期日及Power Stage賽段積分,各取前五名,第一名至第五名分别為5分、4分、3分、2分、1分。

車隊積分:每支車隊可提名三輛賽車獲得積分,但每個階段只有成績最好的兩輛賽車能夠計入車隊積分。

名次

冠軍

亞軍

季軍

第四

第五

第六

第七

第八

第九

第十

總成績

25

17

15

12

10

8

6

4

2

1

星期日

5

4

3

2

1

Power Stage

5

4

3

2

1

[球迷朋友圈]“武僧”佩佩年近40 成本届世界杯最年长进球者

奉天是哪个省?揭秘这座历史名城的今生前世

最新发表 newmodule
友情链接 newmodu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