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肉要数猪肉香”是川菜的信条,邛崃人的美食也脱不开一个“猪”字。如回锅肉、猪蹄花等。尤其是“回锅肉”,外出的邛崃人一旦回到家乡,必到酒店或小菜饭馆“解馋”。“回锅肉”可以说是邛崃人的最爱!也许是小时候饮食习惯烙下的深刻痕迹,成了深藏于味蕾中永不改变的根。
民谚云:“富不离书,穷不离猪;六畜兴旺猪为首,五谷丰登粮领先。”在小农经济时期,邛崃乡下的农户和城镇居民都养黑猪,黑猪是一家人的命根。
在小农经济时期,农民生活中最重要的内容和最关心的就是养殖黑猪。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经济困难时期,农村“人养猪,猪养田,田养人”,政府宣传“人均猪一头,吃穿全不愁”;还提倡“农具下乡,肥猪进城”,城镇居民也大养其猪。当时有的居民缺乏猪舍,还将生猪放养,人们在田间地头等处常会看见乳房拖在地面的大母猪笨拙地用嘴巴去翻拱种在泥里的红薯、芋头吃,拱了一行又一行,人不赶它,它会一直翻下去。牧养的黑猪吃青草,干净不用说,每天奔走于田间草地,身体健硕,肉质自然也会更鲜美。
城乡居民养黑猪有四大因素:一是居民有养大肥猪过年的习惯,自食猪的体重多在100公斤以上。二是可以解决喂猪的廉价饲料,人们用潲水(洗米水)喂猪,处理了家庭中的剩饭残羹。三是许多家庭子女读书交学费、娶媳妇、建新房、办大事,靠的就是逐年卖猪的积蓄,养猪相当于开一个家庭小银行。四是养黑猪可多积农家肥,相当于办了一个小肥料厂。猪在百姓民俗中寓意丰富,渗透在饮食、婚俗、丧俗、民间信仰中。
展开全文
邛崃黑猪是邛崃山脉饲养的主要地方猪种之一,根据发掘出的文物考证,已有1800多年养殖历史。邛崃山脉的独特环境造就了邛崃黑猪的优良品质。因饲养粗放、野性犹存,邛崃黑猪生长期长达一年左右,肌间风味物质沉积丰富、肉质优良,具有肉质细嫩、鲜红、味香等特点。据权威部门多年跟踪检测,邛崃黑猪富含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胆固醇低,抗氧化物质高,维生素A、E含量高,其24h肉色评分、pH值、保水力、肌内脂肪含量、肌肉嫩度等肉质指标均优于其他猪种,且保鲜时间长。
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2015年“邛崃黑猪”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授牌。在如今的城市化进程中,邛崃人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虽然家庭传统养猪户已转型,但邛崃人养猪的情结没有变!在新农村建设中,很多有经济实力的人纷纷建盖养猪场,进行大规模、高产值、高成效科学养猪,为社会创造财富,为人们提供更好的绿色肉食。
现在的邛崃,更是成都市乃至四川省的养猪大县、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四川省现代畜牧发展重点市(县)、成都市肉食品加工产业链牵头市(县)、全境无公害生猪生产基地,生猪产业发展具有良好的条件,有生猪养殖户近7万户,年均出栏生猪200万头左右。
文/图吕礼返回搜狐,查看更多